首页 干货分享正文

东方艺术对西方艺术的影响:Japonism


扫描微信二维码咨询

除了阿拉伯风情,另一种影响西方艺术的东方艺术就是日本艺术了,这一潮流被称为日本主义(Japonism),和流行于法国学院派的东方主义不同,日本艺术影响的主要是新一代艺术家,十九世纪艺术革命的那一代艺术家,比如马奈,莫奈,惠斯勒,罗塞蒂,比亚兹莱,克林姆特,梵高等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一潮流的兴起来自于日本开放的国门,自1633起,日本开始锁国,排斥基督教两百多年,直到1854年,美国的佩里将军和日本签订神奈川条约才让日本打开了国门。日本的商品因此得以流向欧洲。

1862年的伦敦世博会,1867年的巴黎世博会和1873年的维也纳世博会,日本政府均展览并公开出售大量艺术品,这些东西让整个欧洲艺术圈都燃了。也正因此,日本主义得以在英国和欧陆同时流行。罗塞蒂在他的家书中甚至这么说“1860年代,日本艺术革了欧洲艺术一半的命”,可见其影响之大。

彼时,Desoye夫人,一位在日本生活了多年的贵妇,回到巴黎,在杜乐丽花园附近(220rue de Rivoli)开了一间外贸商店,专营日本和中国的艺术品。这个商店成为了输出日本艺术品的中心,当时马奈,德加,惠斯勒等人都是这个商店的常客。

在1870年代,一个艺术家,或自认为新潮的文化人不收藏几件日本艺术品几乎是不正常的,日本的各种器物,装饰,版画无处不在。直至今日,法国的浮世绘收藏甚至胜过日本本土。

西方艺术在日本艺术影响下产生的一系列风格尝试,统称为日本主义(Japonism)。所以日本主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风格,毕竟不同的艺术家从日本艺术中借鉴了不同的东西,但大体有几种。

第一种是最直接简单,也是最low的,就是单纯的使用一些日本符号,物品,来彰显潮流。大部分画家都是这么回事,其中又以James Tissot最为恶俗。据罗塞蒂在他的家信中说,他想要去Desoye夫人的店里买点日本艺术品,结果发现

一个叫Tissot的法国艺术家把店里的日本服装买空了,他正在画三幅日本风格的画,这家店的女主人告诉我说那是世界三大奇观,在她看来简直比惠斯勒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由此可见这位Desoye夫人的品味实在让人捉急。我是不知道Tissot怎么能靠下面这些画打败惠斯勒的:

这些画其实就是cosplay一身和服,还很刻意的拿着日本花瓶,腰里插着纸扇,大概觉得和服的花纹好看吧。。。当然这种画惠斯勒也不是没画过,谁还没个不忍回忆的过去呢,不过这幅画惠斯勒画的是中国风:

还有莫奈,没人请他画,只能cosplay自己老婆:

当然咯莫奈的这幅画虽说主题很烂,但他的技巧和印象派新画法还是很有可看之处的:

除了莫奈,靠技术把cosplay画的能看的还是不少的:

比如惠斯勒,仔细把色彩和装饰搭配了一下,就好看了:

比如另一个日本主义画家Afred Steven,画的也是好的:

一位美国肖像画家Mary Brewster Hazelton:

罗塞蒂的《蓝色凉棚》,画的是他的情人Fanny Cornforth在弹日本筝:

第二种,是利用日本艺术品作为背景装饰。这种画其实是写实的,因为那个时代的巴黎确实很多人家里就是摆满了这些东西,直到今天,巴黎的旧货市场里仍然能看到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日本艺术品。从这些画里面,可以看出来法国人真是全面的拥抱日本艺术,啥玩意都有:

比如这幅马奈的左拉肖像,可以看到左拉家里有日本屏风,日本浮世绘,日式陶瓷墨水瓶,显然,左拉也是日本艺术爱好者:

Tissot,其实也有不错的啦:

这是两位女士在欣赏一扇日式屏风

这是两位女士在围观一个日式木船模型。可以看出来房间里的很多摆设都是日本的,连窗户都是木的,这间房子应该是一间专门用来收藏日本艺术品的收藏间。

下面几幅Alfred Stevens的画更是蔚为壮观:

整面墙都是日式壁画,还有一柜子的坛坛罐罐

下面这幅是惠斯勒的《白色交响曲二号》,可以说是这些画里面最优秀的了:

画中的日本瓷瓶和扇子终西洋古董家具于不仅是摆设了T_T

第三种,最为高级,那就是从日本艺术中汲取形式上的营养,试图去吸收风格。

这就五花八门了,但总的来说都是看中了日本艺术的装饰性和明快的形式。

装饰是第一位的,日本艺术的一大特征就是装饰性极强,这是源自中国唐代,通过正仓院收藏流传下来的艺术传统。最先被领受的,是图案,克林姆特可谓典型代表:

这幅《拿扇子的女人》布满了日式装饰图案:

还有比亚兹莱,受日本版画影响极大:

比亚兹莱从小收集日本版画,口味养成成果显著。。。通过伦敦世博会散布英国的日本艺术对英国影响着实不小,除了比亚兹莱和惠斯勒,王尔德还在《英国的文艺复兴》一文中提到了对日本艺术的喜爱,他希望亲自去日本看看。文学家就是文学家,他在这个文章里对日本艺术的装饰性有一句极其精妙的总结,翻译不出,就原文了:

"The Japanese hasperfect knowledge of how to make a space decorative without decorating it"。

其次就是浮世绘平涂的色块和明快的线条,代表人物马奈和梵高

马奈,大片平涂画法,在当时是革命性的,源自浮世绘:

梵高就更明显了,一开始他干脆是直接“临摹”的:

梵高临摹版:

日本原版:

最后这种风格就直接融入梵高的画了:

梵高对日本艺术的风格吸收是全方位的,像这种类似于克林姆特的铺装饰图案的风格也有:

奇怪的是,中国打开国门的时间比日本还早十年,中国艺术却并没有形成日本主义这么大规模的影响力,哪怕Desoye夫人的店名字就叫“TheChineseJunk”。当然也不是没有,对中国艺术最感兴趣的人惠斯勒算一个,他是中国艺术的大粉丝,1863年,惠斯勒的一个朋友在一封信中写到:“吉米(惠斯勒昵称)买了一些精美的瓷器,价值六十镑,他吃饭的时候变现出来的对瓷器的热情非常有趣”。惠斯勒买了很多东亚的家具,他睡在一张巨大的中国床上,他妈还在信里很自豪的夸耀他儿子“非常罕见”的日本和中国珍宝。1864年,一个参观过惠斯勒工作室的访客在信里说“在这里,我几乎置身天堂,我们几乎穿越到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世界,有可能会以为自己在日本长崎或中国的圆明园,简直无与伦比。”

到底有多么非同凡响呢?我们或可从惠斯勒设计装饰的孔雀厅窥其一斑:

关于为什么中德国梅森瓷器国艺术在19世纪的西方没有日本那样大的影响力的问题,在这里引用一下 @沙耶的果冻 :

中日当时输出产品不同。。19世纪下半叶瓷器商品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对old china的追捧。另一方面中日两国的珐琅制品也很受欢迎。除了这个之外日本彻底打开国门使得大量日本商品能大批量走出国门,同时期的国内购买力还很强加上好的瓷器和珐琅器在海外卖价不菲,导致很少有国内图像能走出国门。某种意义上是因为传统出口行业太发达,导致没人愿意出口版画之类的商品。版画就算在日本也是平民百姓都买得起的东西,而国内清末版画产业被太平天国搞得几乎毁了,剩下的早期海派画家都卖价不菲,对于出口来说划不来了。不像日本版画便宜量多。其实那些画里大部分瓷器也都是康熙的外销瓷,外销瓷器总体在19世纪末欧洲已经进入中产阶级家庭了,只有古董(无论中日)才有逼格,所以基本不见当代的瓷器出现在画里。peacock room也是一个典型,里头瓷器基本都是康熙青花。
------ THE END 正文结尾 ------

往期文章:

发点11-12月份图片

皇室授权的瓷器品牌有哪些?

永远让人惊艳、惊讶的英国皇家瓷器AYNSLEY (安兹丽)

浅谈德国梅森瓷器(Meissen porcelain)收藏(入门篇)

欧洲第一瓷---德国梅森Meissen瓷器的前世今生

Meissen's Gold X form系列 茶杯,茶托 & 甜点盘

梳理一下欧洲主要瓷器品牌

版权声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