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货分享正文

明代青花瓷纹饰——回味无穷的审美意蕴


扫描微信二维码咨询

明代是青花瓷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在继承元代青花瓷优点的基础之上,明代的匠人开拓创新。明早期的青花瓷所用的钴料大多是国产钴料,少量有元代留下来的进口料,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大多留下了黑青色的斑纹,手感粗糙。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带来了海外优质的"苏尼勃青",青花颜色更加鲜艳明快。

(明嘉靖·青花仙鹤祥云纹大盘)

到了嘉靖晚期,工匠们尝试以回青料配以石青料烧制,让青花瓷更具表现力,这段时期的青花瓷色调偏红紫色,也就是青花瓷器之中的上品——青金蓝。万历晚期,大件青花瓷器具开始出现。天启、崇祯年间的青花纯净浓郁,制作精细,清初的青花瓷基本上就是沿袭了这段时期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明朝青花瓷的经典纹饰。瑞兽龙纹是封建皇权统治之下不可或缺的装饰纹样,不仅仅代表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也有吉祥、守护的寓意。在官窑的制作过程之中,龙纹的设计基本上以繁复、华丽为主,大多精美无比。明朝初年,已经基本上确定了五爪龙纹的主要地位,在永乐年间,出现了海水龙纹,五爪龙纹也开始慢慢转变为四爪或者三爪的龙纹。宣德时期,龙纹大多与凤纹并存,这个时期的龙纹大多斗志昂扬,体态飘逸。永宣时期的龙纹大多容貌凶狠,是对明太祖开国精神的一种弘扬。

(明永乐·青花波涛龙纹爵杯、爵托盘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中期的龙纹体态多有变化,有的呈现出卷曲状,永乐朝之后出现了花式龙纹,弘治年间的龙纹比较特殊,是非常可爱的"近视龙",因为龙的眼睛做得很呆板,基本上都是平视的。明朝晚期的龙纹渐渐失去了威武凶狠,和当时战乱的环境以及人们的心态有关。龙都变得圆头肥脑,体型瘦弱无力,少了皇家的威武。

明朝早期的青花瓷之上,基本上看不到麒麟和狮子纹,一直到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器上才渐渐出现。元代的麒麟相貌和龙比较相似,而到了宣德年间,麒麟的相貌开始趋向于狼。弘治时期,因为大量的狮子被进贡到皇柏林皇家瓷器宫,人们对于狮子的观察更加细致,所以这个时期的狮子纹频繁出现。万历年之后,因为狮子的进口的锐减,瓷器上的狮子纹样也慢慢变少,对于狮子的描绘也更加简练。

花鸟山水明朝早期,青花瓷的造型和纹饰都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还是以象征富贵吉祥的花卉为主,永乐年之后,花卉题材才渐渐丰富起来。

(明永乐 ·青花紫菀石竹图抱月瓶)花卉之中,莲花是最为常见的题材。自古以来,莲花都是文人们用来咏喻高洁的题材。莲花符合古代文人们的精神,也包含着世俗百姓精神层面的向往,因从佛教传入开始,莲花的高洁寓意之中有增加了宗教的概念。而对于统治者而来,莲花代表的"富贵、清廉"之意是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以莲花为主要题材的缠枝莲在明朝最为常见,缠枝莲连绵不断并且有着一定规则的图案,有着重复而灵动的美感。缠枝莲的图样特色,也让它可以更好的贴合各种器物的造型,常常作为边缘的纹样出现。青花缠枝在任何地方都能彰显高雅清幽,不会显得突兀。

(明天启·青花灵猴偷桃图如意式盘)

牡丹纹,彰显的富丽堂皇,也是明朝从官方至民间所喜爱的纹样之一。明代景德镇瓷器大量使用牡丹纹样,不仅有富贵吉祥之意,也有花中之王的内涵。海石榴纹从伊朗传入之后,留深受中原百姓的喜爱。工匠们常常将这种纹样与葡萄纹样结合在一起,是多子多福的含义。

花卉题材一般也会搭配鸟类的图样已经昆虫的图样,这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情趣所在,也是动静相宜的传统审美的延续。青花瓷纹饰之中鸟类和花卉组合,大多会结合中文的谐音,寓意美好的祝福和希望。人物从前绘画在瓷器上的人物是以"政教"为主要目的的,宣扬的是传统美德或者对帝王的忠诚、服从。到了青花瓷的繁盛时期,这种观念已经渐渐转化,随着市民阶级的扩大,这些人物的纹饰开始转向娱乐性质,已到达增加器物的趣味性,让更多人观赏的目的。

(明嘉靖·青花婴戏图盖罐)

比如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出现了《西厢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故事情节,这让青花瓷更加亲民。另外,民间大为喜爱的婴戏图、神仙图和仕女图也成为了主要题材。在嘉靖年间,为了体现婴童的可爱,工匠们往往会突出孩子的脑袋,人物显得头重脚轻,成为非常显著的特点。当然因为青花瓷本身带有高雅的情趣,对文人山水图的表现力很强,在早期青花瓷器上的山水画极为常见。万历年代,中国的版画艺术进入了鼎盛时期,书商们为了争取文人、画家不遗余力,市场价位步步提升。青花瓷的创作也受到其影响,很多在版画界颇有名气的画作也成为了青花瓷器创作的主要Herend素材。

(明宣德·青花西溪问樵图梅瓶)

工匠们摒弃了一直一来从小说戏文之中或者山水文人画中选择题材的传统做法,而是大量使用当时的文人画,所以这一时期的青花瓷人物画多少会有版画的特征,人物大多数都是头大短躯。结语告别了维神独尊的远古时代之后,纹饰从最初的取悦神明,发展成了寓意着美好生活的象征。在明代的青花瓷装饰上,无论构图千变万化,都呈现出统一和谐的画面,传达吉祥寓意。青花瓷在产生之前,我国的瓷器装饰大多是以雕、印的方式体现的,从元代起,毛笔成为了绘制纹样的工具,让水墨山水画与瓷器美妙结合。白地青花的瓷器在得到因为丰富的变化受到了广泛的喜爱,明代作为鼎盛时期,开始追求器形和纹饰的创新。

的确,以官窑式样为风向标的青花瓷纹饰,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审美和理想,每个时期都会根据皇帝的喜好产生变化。但潜移默化间,市井百姓的心理和民间工匠们的技艺,也在影响着青花瓷纹样的丰富和变化。总之,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追求,是青花瓷纹饰源源不断翻新的根本原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瓷器之所以会深受国内外友人的欢迎,是因为它们无尽的创意和积极向上的情怀。青花瓷的精髓也是中华精神的精髓——精益求精,美好吉祥。参考资料冯先铭——《青花瓷的起源与发展》王文秀——《论莲纹的装饰组合》马文宽——《中国青花瓷与伊斯兰青花瓷》武丹——《明代早期龙纹瓷器考述》

------ THE END 正文结尾 ------

往期文章:

发点11-12月份图片

皇室授权的瓷器品牌有哪些?

永远让人惊艳、惊讶的英国皇家瓷器AYNSLEY (安兹丽)

浅谈德国梅森瓷器(Meissen porcelain)收藏(入门篇)

欧洲第一瓷---德国梅森Meissen瓷器的前世今生

梅森(Meissen)瓷厂简史

梳理一下欧洲主要瓷器品牌

版权声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