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界名瓷德国梅森正文

那些年高考试卷里“隐秘的文博”,快看看你还有机会吗?


扫描微信二维码咨询

2020年

被称为最不平凡之年

学生们的假期

从寒假被延伸到了暑假

对高三学子而言

云聚餐、云毕业

截图毕业照

也令学生时代多了几分遗憾

各种考试也被迫延期

7月

高考即将来临

除了为高考考生加油外

博小二搜集了

近年高考中的部分“文博题”

各位快来挑战一下

看看自己能答对几道?

数 学

1.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 Ⅱ卷

答案:26;√2 -1

知识链接:这枚八棱多面体的印是用煤精石做的,总共有(18个正方形+8个三角形=)26个印面。

其中的14个正方形印面上刻有楷书阴文,什么“臣信上疏”“臣信启事”“大司马印”“大都督印”“独孤信白书”“敕”“令”“密”等等等等,集齐了各式落款。

这枚印章来自北朝,它的主人就是前段时间那部叫《独孤天下》的剧里的女主——独孤伽罗(文献皇后)的爸爸——独孤信。

图为电视剧中独孤信与独孤伽罗父女

小编就想知道,老爷子在用印的时候

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找到合适的那一面?

2.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I卷

答案:B

知识链接: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女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

断臂维纳斯是古希腊雕刻家阿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左右创作的大理石雕塑,现收藏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实际上整个雕塑共有2.04米高,此次高考题目中问的则是“某人”的身高。

历 史

1.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

答案:C

知识链接:题目中的两件文物是来自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和青铜羊头罍(léi)。

其中罍是中国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礼器。

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羊头罍本尊长这样~

青铜人头像是从三星堆的两个祭祀坑里出土的,共有50多件,其中戴金面罩的却只有4件。

看这金光熠熠,气度非凡的样子,想必是当时位于社会“食物链”顶端的人才能拥有。据说他们不仅手握生杀大权,还能跟神明交流。

三星堆博物馆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这类戴金面罩的人头像反映的是古蜀青铜文明浓郁的地域特色。

真 · 往自己脸上“贴金”

2.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答案:B

知识链接:云梦秦简——秦朝有一位名叫“喜”的基层小吏,热爱工作遵纪守法,连随葬品都是当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等。

这些竹简因从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墓中发掘而来,又被称为(云梦)睡虎地秦简。

地 理

1

答案:主要原因:安仁古镇离成都市区(和大邑县城)近,大部分游客在观光旅游结束容易返回市区(县城)。古镇旅游主要以参观博物馆和公馆为主,旅游项目相对单一,游客选择余地较少。

答案:合理建议:挖掘古镇现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建立各类文创基地,)开展深度体验游。充分利用古镇周边自然环境,拓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体验游。改善古镇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等。

知识链接: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安仁这个地名“取仁者安仁之意”。古镇里保存有始建于清代末年,完成于民国末年的刘氏庄园群、刘湘公馆等古公馆27座。

宋代诗人文同曾在《安仁道中早行》一诗中描写过安仁古镇的美景:

引马江头来晚时,好风无限满轻衣。

寒蝉噪月成番起,野鸭惊沙作对飞。

揭揭酒旗当岸立,翩翩渔舟隔湾归。

此间好景皆新得,须信诗情不可违。

2.2019年高考全国卷三(四川)文综地理

答案:旅游价值:(“大地艺术祭”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展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具有审美价值。充分反映当地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价值。特点:艺术作品主题与“大地艺术祭”主题高度契合;艺术作品的制作结构和材质牢固,不易被冬季大雪损坏。

知识链接:大地艺术(Earth Art)又被称为“地景艺术”,是指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欧美的、艺术家以大地为创作对象、把艺术与大自然有机结合所创造出的一种富有艺术整体性情景的视觉化艺术形式。

大地艺术通过所使用的材料和作品的创作选址来扩大艺术的定义和展示的界限,是兼具生态与人文使命的皇家德比艺术行为。1968年,美国纽约的杜旺画廊举行了首次“在地作品艺术展”,大地艺术也由此崭露头角。

语 文

1

答案:A

知识链接:《国家宝藏》是一个文博探索类综艺。

节目组联手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数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以情景剧再现历史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拉近了当代人和历史文物的距离。

故宫博物院亮出了《千里江山图》

湖北省博物馆搬出了越王勾践剑和曾侯乙编钟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神仙”级别的文物都集中在这档节目里,感兴趣的可以去回Gu哦。

2.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II)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Meissen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

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答案:A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答案:A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答案:B

知识链接:外销瓷就是在国内窑口生产的销往海外的陶瓷品种。为适应海外市场、迎合外国人的审美和需求,瓷器的造型和装饰纹样直接吸取了外来文化或异域的艺术元素。

3.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北京卷)

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徽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取材于杨雪梅、黄洋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

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内涵,发挥其作用

C.文物热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

D.奥斯汀从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中得到了启发

答案:A

2.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甫一开始:“甫”读作pǔ 意思是“刚刚”

B.告罄:“罄”读作qìng 意思是“尽”

C.乏人问津:“津”读作jīn 意思是“路”

D.憨态可掬:“掬”读作jū 意思是“令人喜爱”

答案:B

材料二

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可是与海量文物库藏相比,目前展出的文物只是九牛一毛。由于展出空间有限、担心损毁等原因,很多文物都“藏在深闺人未识”。感谢数字技术,打破了层层壁垒,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线上“活”起来。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在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得了新生。文物不再仅仅是摆在展柜里的静态展品,而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真正“活”了起来。

动漫技术在文物的文化创意中越来越受重视。三星堆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推出了数字动漫《神树的传说》,以新近发掘的海昏侯墓为素材的动画作品《海昏魔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借助动漫,专业的学术介绍变成了幽默的旁白和“萌萌哒”的漫画,“高冷”的文物也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实现了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实,早在1981年,我国已有让文物“活”起来的动画作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的故事创作了《九色鹿》。无数人通过这部动画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了敦煌壁画。

移动应用程序(APP)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提供给观众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文化体验。过去,由于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机会十分有限。故宫博物院推出的《韩熙载夜宴图》APP弥补了这一缺憾,让观众随时随地可以欣赏这幅传世经典的精妙之处,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

此APP独创了三层立体赏析模式——总览层、鉴赏层和体验层,使这幅“数字画卷”可远观、可近赏,全方位向观众解读画作中的每个细节。点开APP,琵琶声起,拨动江南寂静的月色,观众仿佛随着画家Gu闳中一起,走进韩府。画卷中的墨痕笔意、人物的衣纹表情都纤毫毕现。轻轻触动屏幕,指尖所至之处,似有烛光追随;移动“烛光”,人物、用品的名称、典故一一呈现,如同“秉烛夜读”,在静夜里与千古佳作“对话”……忽然之间,画中人“活”了起来,乐伎轻扫琵琶,舞伎翩翩起舞,画与真实的界限瞬间模糊起来,观众沉浸在画卷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

虚拟现实技术(VR)借助计算机图形系统、传感器技术等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以前,游客只能在兵马俑坑外观看,有了VR技术,戴上特制的眼镜,你会发现自己置身坑内,变身成了一个兵马俑,低头就能看到自己的身体——残破却依然威严。抬起抬头来,你会发现博物馆的穹顶慢慢向两边散开,建筑逐渐退去,转化成荒野,风沙弥漫,你的身体同时下沉,身处地表起伏的俑坑之中,周围是千军万马……

(取材于胡克非、张英等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数字技术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让大众了解到更多文物

B.增强了文物的学术性价值

C.增强文物欣赏的趣味性

D.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文物

答案:B

4.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最能准确表达VR技术带给人的体验的一项是(3分)

A.身不由己

B.感同身受

C.设身处地

D.身临其境

答案:D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如果用诗句来描述这一现象,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B.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答案:D

材料三

有的博物馆认为保护好文物不出事情是头等大事,将文物封闭在库房,秘不示人,觉得这样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其实不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文物同样如此。2010年浙江省博物馆利用馆藏的“彩凤鸣岐”和“来凰”,举办了唐代雷琴演奏会。古琴属于漆器,很难保存。这两把古琴之所以能历经千年保存下来还能使用,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它。古琴在安装上琴弦以后,才能保持力学上的平衡,不至于散架。

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敦煌石窟集珍贵性、脆弱性于一身,历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品,每一件都像岌岌可危的病人,游客的参观成为莫高窟最大的隐患。2003年,莫高窟全年游客接待量为30多万人次,2014年已增长到81万人次。

根据测算,莫高窟一天的游客接待量极限在3000人次左右,而黄金周的日接待量曾超过2万人次,莫高窟不堪重负。实验监测数据显示,40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0%,空气温度升高4℃,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其老化。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年后人们何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

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化解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明媚的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艺术体验搬到洞窟外面,游客先通过数字化体验艺术“做足功课”,再进个别洞窟实际体验。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中心建成后,游客停留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70分钟左右,莫高窟最高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到6000人次。

(取材于黄洋、祝越、周龙等的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文物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将文物“深藏闺中”不是最好的保护方法

B.实际上有些文物使用起来反而有利于保存

C.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会加速壁画的老化

D.彩塑和壁画的退化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

答案:C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敦煌“数字化展示中心”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减少了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

B.改变了洞窟的游览模式

C.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D.减少了游览对莫高窟的破坏

答案:A

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让文物“活”起来的含义与作用。(6分)

答案:含义: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内涵;把文物拿出来,在展厅或线上展示出来,有些可以用起来;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作用:发挥文物在公共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使更多文物得以展示,使文物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并理解。有利于一些文物的保存与保护。

知识链接:

海昏侯即刘贺,是汉武大帝刘彻的孙子。曾当过27天的皇帝,之后又过了11年没有身份和地位的生活。好不容易当了个海昏侯,才享受4年就病逝了。

刘贺带着一万多件套金器、铁器、玉器、青铜器、陶瓷器和纺织品等作陪葬,使得海昏侯墓成了我国迄今为止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的墓葬。

对尾鹦鹉,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殷墟妇好墓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据说是商王武丁为了祭祀他的妻子妇好而修建的宗庙建筑,庙号为“辛”。

这座墓有七米多深,长五米,宽四米。墓中将近两千件的青铜器和宝石器等随葬品,blingbling地向我们展示了武丁对他媳妇儿的爱。

《神树的传说》的主角是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青铜神树”,金乌的形象则取材于三星堆神树、河姆渡骨匕、华县泉护村彩陶、反山玉冠状器和马王堆帛画等众多文物。

实际上,青铜神树是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八件夏代晚期树形青铜器。

其中一号大神树高达3.96米,树干残高3.84米。有三层枝叶,三根上翘树枝的花果上都站立着一只鸟,这样的太阳神鸟共有九只。

神树的下面悬着一条龙,龙头朝下,龙尾在上,栩栩如生。二号大神树的一旁也有一条蜿蜒盘桓的龙。

唐代时,西南蜀地有位制琴名将叫做雷威,他做的琴被世人称为“雷(公)琴”。

苏轼曾在《杂书琴事》中大夸雷公琴,说它的声音从两之间发出,琴背微微凸起,就像薤叶那样。琴声想要流淌出来却一直徘徊在其中久久不散形成余韵,实在是太精妙了!

雷威制作的这把“彩凤鸣岐”琴,是用国语中的典故命名的。它是一张落霞式古琴,几经朝代更迭、战乱灾害,终于幸运地流传下来,成为了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英 语

【答案】

相信这些题目做完以后,大家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博知识的重要性。

同时也在这里提前祝各位高考学子金榜题名。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本文非原创,而是转载。

------ THE END 正文结尾 ------

往期文章:

发点11-12月份图片

皇室授权的瓷器品牌有哪些?

浅谈德国梅森瓷器(Meissen porcelain)收藏(入门篇)

欧洲第一瓷---德国梅森Meissen瓷器的前世今生

Meissen's Gold X form系列 茶杯,茶托 & 甜点盘

梅森(Meissen)瓷厂简史

梳理一下欧洲主要瓷器品牌

版权声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