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微信二维码咨询
在可预见的未来,一切商品都将被赋予“人格化”和特定的“文化属性”这两个标签。
纵观五千年的中华史,不管是外族的野蛮入侵还是内部的分崩离析,使得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在不经意间却滋养了一个具有极强“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又有一部分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其中就有这么一支文明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
传说,郑和当年率舰队下西洋,途径马六甲海峡那一带,有一部分人就留在了当地。这些人定居后和当地的马来族或其他民族的妇Herend女通婚。马来语中把生下的男性后代就称为“峇峇”,女性后代则称“娘惹”。有人称他们为“土生华人”或“海峡华人”。
2008年一部《小娘惹》播出后,“娘惹”文化迅速传播开来,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个外来文化,但对它又有一种熟悉的情感。
娘惹虽然是马来西亚人与中国人的后代,但是娘惹秉承了中国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姑娘出嫁前就是烹饪能手,娘惹秉承了中国妇女勤劳、简朴的美德。
每当女儿出嫁,母亲都会给女儿韦奇俉德准备好一个精美的瓷罐,它寄托了母亲对于女儿的那一份情,同时也希望女儿未来的生活就如这个瓷罐一般互相包容。在这瓷罐上都会刻有花瓣和凤凰,冰凉的瓷面、厚实花瓣、盘旋而上的凤凰,透露出了浓浓的“中国情结”。
在娘惹的生活中,瓷器已经不仅仅是一件器具,而是可以把握和触及的那个遥远的“故国”的脉络。
而在传播“娘惹”文化的潮流中,沈文则是其中的领军人物。同马拉西亚槟城博物馆签署战略协议、和马拉西亚侨生会达成合作协议、推广和开发“娘惹”的文化周边、去新加坡参展等等一些列活动都促进了“娘惹”走进我们的生活中。
为此我不久前去拜访了身在上海的沈文,她将自己对“娘惹”的那一份感情化作捧在手中的“娘惹瓷”展现在我面前,从她的眼神中看出了沈文对于“娘惹瓷”,不亚于母亲对于女儿的那一种期许。
沈文曾说过“瓷器发端于中国,我要让它在世界得到升华”。
沈文从一开始的记者到后来做制片人,又从经营培训机构到如今从事文化领域,“女强人”的标签深深地贴在了沈文的身上。不甘于现状,才可能摆脱现状,但同时,她也深知不悔过往,享受当下。
人生苦短,你会干的事很多,但真正能脚踏实地去完成的事情却很少。
(沈文油画作品)
正如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说过的那句话:“所有我们完成的美好事物,没有一件是可以迅速做成的――因为这些事物都太难,太复杂。”
东流逝水,叶落纷纷,荏苒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消逝了,穿了新衣,点了鞭炮。一年,一岁,渐渐接近,偷偷远离,而娘惹瓷的色彩依旧。沈文流离的心终于找到一处角落可以安放,静静的落地生根,不再飘零。
------ THE END 正文结尾 ------往期文章:
浅谈德国梅森瓷器(Meissen porcelain)收藏(入门篇)
版权声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