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微信二维码咨询 天球瓶
瓶式之一,是受西亚文化影响的器形。口微侈,直颈,球腹,平底。始见于明永乐朝,宣德器较永乐略显粗放,此后明代各朝未出现。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风盛行,天球瓶则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时较为流行,多署本朝年款。
本品为清代官窑粉彩器之中堪称别致的洋彩佳器,诸彩绚丽浓妍,绘画细致规整,工艺精湛绝伦。纹饰与颜料运用技法诸多方面凸显出典型洋彩之特征:一是绘画技法摹仿西洋光影画法,注重枝叶的明暗表现和花朵花瓣的立体层次;二是颈部和腹部多处使用洋彩特有的圆状光点装饰。彩绘呈现明显的珐琅彩效果,富于西方装饰韵味,体现出欧洲巴洛克装饰风格对中国美学的影响。
洋彩正塞弗勒是十八世纪清宫与西洋文化交流互动而产生的艺术珍品,它是雍乾时期清宫对运用西洋绘画技法描绘的彩瓷的正式名称,乾隆朝《活计档》、《陈设档》多作“磁胎洋彩”,原配木匣上也皆刻上“洋彩”品名。“洋彩”名称最早出现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所撰之《陶务述略碑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法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微。”该碑据实记载,凭此表明清宫洋彩至少在雍正晚期已被珠山御窑厂成功烧制。
洋彩的绘画设色妍丽繁缛,有别于传统技法,更需要画工高超的绘画功底与丰富的经验。唐英在乾隆八年奉谕编撰完成的《陶冶图册》第十七编“圆琢洋采”中曾作如此评述:“圆琢白器,五采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采。须素习绘事高手,将meissen 官网各种颜料研细调和,以白瓷片绘染烧试,必熟谙颜料、火候之性,始可由粗及细,熟中生巧,总以眼明、心细、手准为佳。所用颜料与法琅色同,其调色之法有三:一用芸香油,一用胶水,一用清水。盖油色便于渲染,胶水所调便于搨抹,而清水之色则便于堆填也。”
洋彩的主要特征就是“摹仿西洋”,对绘画者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具有过硬的技术根基方可,并且需要对彩绘效果反复做试烧检验,把握着色彩变化、搭配的奥妙之处,强调指出洋彩与瓷胎画珐琅均使用相同的颜料。在“圆琢洋采”配对的图画中,见有一中年工匠正在聚精会神地染绘洋彩,桌上摆放三个碗,勺子在其中,应是盛装前述芸香油、胶水、清水三种调剂,另见多瓣调色盘上有红绿诸彩,该画具体地记录了当年洋彩瓷器绘制的工作场景,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洋彩瓷器制作仅见的一份图像资料,异常可贵。
本品属于此番西风东渐之下的重要见证者,其气韵婉约雅致,清新复见华贵,温和蕴含富丽,沉稳亦不失和谐,极尽考究之能事,尤显雍容高雅、赏心悦目,当属清代彩瓷之翘楚。
------ THE END 正文结尾 ------往期文章:
浅谈德国梅森瓷器(Meissen porcelain)收藏(入门篇)
版权声明
内容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古玩赏析:珐琅彩花卉纹碗